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近日,知名音樂人刀郎的新專輯《山歌寥哉》引發了巨大關注。這張專輯的歌詞中旁征博引了文學典故,其中就包括了蒲松齡的《聊齋志異》。隨著歌曲的廣泛傳唱,蒲松齡故居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,掀起了一波讀經典文學、學經典文學的熱潮。
記者在蒲松齡故居采訪發現,這里已經游人如織,大部分都是外地游客。不少游客趁著暑假帶著孩子來這里感悟經典文學,現場有關聊齋主題的圖書、文創作品等很受歡迎。在蒲家莊,記者采訪了蒲松齡第十一世孫,今年已近80歲的蒲章俊老先生。蒲老先生是蒲松齡紀念館名譽館長,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聊齋俚曲代表性傳承人。
蒲章俊非常感謝刀郎的新歌以及新專輯,因為刀郎對聊齋文化的熱愛,將傳統經典元素融入現代歌詞創作,也為聊齋文化帶來了又一次高光時刻。這次,蒲松齡的著作《聊齋志異》被注入了新的活力,甚至被傳播到了國際舞臺。同時,蒲章俊也十分感謝當地政府,對蒲松齡故居等相關景區的保護修繕。
蒲章俊說,《聊齋志異》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文學作品,家喻戶曉,老百姓非常喜歡。讀聊齋有一個非常大的亮點,就是行善行孝,里面圍繞行善、行孝為主題的故事非常多,教人們怎么做人,行善行孝才是做人的根本。他推薦大家讀《聊齋志異》卷四中的“水災”,行善行孝的主題體現得非常明顯,希望人們在讀的過程中,能把好的文學經典傳承下去。